1q1yrlsjvyy.jpg

中國古早節日——花朝節

花朝節

節日簡介

花朝節,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古早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至於“花神”,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傳說她善於種花養花,被後人尊為“花神”,並把花朝節附會成她的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節日典故

花朝節在漢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古早節日。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世界上像中國那樣定出花的節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見漢民族對花的熱愛有悠久古早。“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時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之說,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中國古代的農耕、魚獵全靠人力完成,人數越多,才越能顯出生產力的強盛,所以在古代,人們是希望子孫繁衍,人口眾多的。

”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騷人墨客,有時也有親朋好友,在觀景賞花中飲酒賦詩,歡聲笑語,持續不斷。在宋代以前,過花朝節的一些高雅習俗隻限於一些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之中,在民間並不普及。自北宋開始,其活動又有瞭新內容,增加瞭種花、栽樹、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並逐漸擴大到民間的各個階層。

中/國/傳/統/節/日

節日風俗

祝神廟會

傳說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所以,祀奉她的就不僅僅限於花農瞭,還包括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傢還常供奉著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於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由朱熹的詩,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花神的感情。人們紛至沓來,就此形成廟會。這天夜裡,要提舉各種形狀的“花神燈”,在花神廟附近巡遊,以延伸娛神活動。

遊春撲蝶

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賞花之餘,飲酒作樂,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縱觀二三月間的古早佳節會發現,這一時期會有一系列遊春的節日——春節拉開瞭迎春的序幕,花朝節前後構成遊春的高潮。撰有名劇《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寫有竹枝詞形容花朝踏青歸來的盛況:“千裡仙鄉變醉鄉,參差城闕掩斜陽。雕鞍繡轡爭門入,帶得紅塵撲鼻香。” 宋時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遊藝活動。

種花挑菜

這一天,各地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有點植樹節的味道瞭;挑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曬種祈豐

花朝吉日,正值芳菲醞釀之際,傢傢攤曬各類種子,據說要湊其“百樣種子”,以祈豐收。預卜的方法很簡單:是日忌雨,晴則帶來百物豐熟的吉兆。

制作花糕

唐代的節日文化與飲食文化都十分發達。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種糕有著花瓣的馥鬱和谷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宮廷坊上一時分外流行。

所謂春花秋月,世間最美,花朝對月夕,一春一秋。花朝,在二月十五,是春天中最美的日子;月夕,在八月十五,是秋天中最美的日子,他們分別以春花和秋月畫出瞭最美的一首詩,被民間所接受乃至憧憬。

ps:文字來源於百度

中/國/傳/統/節/日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