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淵源
普寧英歌的來源有多種傳說,主要的有二種。其一是:300多年前,外江戲(漢劇)曾來普寧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漢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盧俊義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當時稱為唱英歌。後逐漸將“唱”的部分冊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其二是:明末清初,階級矛盾尖銳,封建地主、官僚豪紳殘酷欺壓農民,為反抗壓迫,民眾借唱英歌為名練習武藝。相傳最早的是旱塘鄉的一位農民,為反抗本鄉的封建地主壓迫,在其父親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學習武藝。回來後,因懾於封建勢力,不敢設館傳武,便把學到的武藝改編成英歌舞,傳教於東、西南、北、中五個門頭。久之,遂發展成為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藝術形式——英歌舞。
二、表演程式
普寧英歌完整的表演程式一般分為前、中、後棚,也有中後棚連在一起,隻稱前、後棚的。前棚為男子群體舞蹈(現代也有女子、少年英歌),即英歌舞。其舞主要表現梁山泊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戰鬥豪情和英勇氣概。舞者均作古代武士裝扮,戴頭盔,緊身短打、披坎肩、紮腰帶、緊袖口、縛綁腿、著佈草鞋,設想為梁山英雄,畫臉譜,模擬造型。兩路領隊者稱頭槌、二槌。頭槌者畫紅臉,掛紅須扮作“秦明”或“關勝”;二槌者畫黑臉,掛黑須扮作“李逵”;三槌者和尚服,掛念珠,畫黑白花臉,扮作“魯智深”;四槌者武士帽、丹紅臉、倒豎眉,扮作“武松”…還有男角扮女裝的“孫二娘”“扈三娘”,均為古代女將妝飾。扮作“時遷”者,畫黑白相間蛇花臉,戴尖頂帽,手執“佈蛇”道具,司中鼓者扮作宋江”,戴帥冠,畫丹紅臉等。
三、表演Tone
普寧英歌舞Tone獨特,大體表現為三個類型:一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此類以流沙周圍的南山、新壇村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聲勢浩大,運棒靈活。此類以下架山的塗坑與咸寮及占隴的下村等為代表;三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右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且富有舞蹈感。這類以燎原的泥溝、大壩的白坑村為代表。此外,還有獨樹一格的旱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一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一定要有馬步勢。
四、傳承與保護
傳承價值:普寧英歌是普寧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的優秀古早文化,英歌以武術與舞蹈為載體形式,渲染和歌頌一往無前、鬥志昂揚、團結戰鬥的英雄氣概和精神風貌。普寧英歌以其民眾性、自娛性、廣泛性及其獨特鮮明的美學特征,在潮汕大地擁有深遠的歷史文化價值。一是英歌舞在潮汕地區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逢年過節、活動慶典必不可少的節日元素。二是英歌融合瞭武術步法,古時可以防身,當今現代則具備強身健體的實際價值。三是英歌作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特殊的研究價值。其歷史淵源、臉譜文化、音樂武術等方面涉及如舞蹈史、戲曲史、方言學、圖騰文化等眾多學問,值得研究。
傳承狀況:口傳身授是普寧英歌文化傳承的主要通路,在非遺傳承和保護中傳承人對精神文化的延續和傳遞有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傳承人多數是年輕人,他們不願意學習傢鄉流傳下來的“不掙錢”的技藝,普寧的多支英歌隊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由於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傳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寧英歌隊伍青黃不接,逐漸萎縮,出現瀕危狀況,亟待搶救保護。
特別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同時各個漢服資訊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服報道或者網友轉載投稿。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瞭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如果您有漢服資訊和漢服視訊,歡迎向我們報料》客服QQ:2799814749,客服微信:tianfuha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