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測定出的24節令之一,又是民間古早節日。其時,氣溫升高,作物生長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在古代要放假三日。農歷芒種節後十五天為夏至,該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

節日介紹

漢族古早節日,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夏至節吃涼面(條)的習俗。夏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是日,傢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諺雲:'冬至餛飩夏至面'。"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夏至"節氣開始。何謂" 夏至""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夏至日這天太陽高度最高,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且越往北越長。此後,陽氣由盛逐漸轉衰,陽光直射地面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

夏至跟冬至一樣自古流傳著很多的"九九歌",清人杜文讕選著的《古謠謗》裡就選有北京流行的夏"九九歌":"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簍;三九二十七,汗水溻瞭衣;四九三十六,房頂曬個透;五九四十五,乘涼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涼絲絲;七九六十三,夾被替被單;八九七十二,蓋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準備過冬衣。'

: 夏至,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嘗新的意思。而南方地區每逢夏至興吃餛飩。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間須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見夏至這天,北方人吃面條也好,南方人吃餛飩也好,都是過節祭神的習俗。所以此日民間行面食,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歷史沿革

夏至,是我國先秦古人確立的四大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後來逐漸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夏至節",它在古早社會中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因為夏至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節,也是發生病蟲害、水旱災害最頻繁的時期,這對於農作物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農作物受害的程度將直接決定糧食的豐歉。舊時,為瞭禳災避難,保佑五谷豐登,人們往往寄托於夏至節祭祖祀神,祈求禳災避邪、作物豐收。祭祀的對象有祖先、俗地神(或稱地母)、水神等。祖先庇佑子孫,俗地神主宰農作物的收獲,水神主管降雨。祭祀對象、祭祀儀式及供品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多有差異。現僅以北方漢族地區的俗地祭為例加以說明。

早在周朝時,祭祀天地隻是皇帝的特權,平民百姓無權祭祀。俗地祭儀式非常隆重,一般由帝王親自主持,所有參加俗地祭的王公大臣及神職人員都必須先行齋戒。

古早陰陽五行觀念認為夏至白晝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導致陽氣達到極盛夏至由來,陰陽失調,需以陰性的物質進行祭祀,以加強陰的力量,改變陽盛陰衰的結構,達到陰陽調和、消災解難、五谷豐登之目的,所以祭祀活動堅持扶陰抑陽的原則。

按照陰陽觀念,北方屬於陰位,所以帝王率領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又因天圓地方,故北郊的祭壇築成方形,稱為"方丘"、"方澤壇"。祭地供品也多為豬牛羊三牲。祭祀完畢供品埋於地下。現在坐落於北京安定門外的地壇,就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皇地神的地方。

隨著時代的發展,俗地祭也成為民間的一項重要活動。漢族民間俗地祭多在俗地廟、田間等地進行。祭祀供品以面食為主,因為夏至正是小麥收獲的時節,用新小麥做成面條供奉,亦有讓俗地神嘗新之意,一來表達對今年豐收的感謝,二來祈求來年消災解難、再獲豐收。因夏天炎熱,涼面(即過水撈面)最適宜食用,所以夏至節人們常以涼面祭祀俗地神。當然有的地區也采用餛飩、仙草、涼皮、荔枝或狗肉等作供品。此俗現已消失,夏至節也已變成追求面食文化的節日,回傢喝個涼面,心中愜意之極。有的人也會選擇雜糧面,如黃豆面、蕎麥面、燕麥面等改善口味。

節日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古時農傢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後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清嘉錄》)。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反映瞭古代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處境,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臺票過後,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作物開始需要水分瞭,所以農傢都盼望分龍日(即農歷五月二十日)以後,老天能及時下雨。至今,我國許多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氣象諺語:"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裡都是米。夏天前後,也是農忙之時,北方收麥、打場、收糧,南方則種稻插秧,至於捕魚活動,在各地都很活躍。

疰夏"是一種季節性病癥,主要源於天氣預報的暑熱和體質的虛弱。古人預防疰夏一般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立夏"開始,這一時段的習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葉蛋的風俗;第二階段則從夏天開始,有關"夏至防疰 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風俗,近人胡樸安在《儀征歲時記》中記載道:"夏至節, 人傢研豌豆粉,攔蔗霜為糕,饋送親戚,雜以桃杏花紅各果品,謂食之不疰夏。

在夏至節,浙江金華地區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俗地神,祈求農業豐收。為防止害蟲發生夏至節。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時三天,二時五天,末時七天,此時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則流行求雨風俗,主要有京師求雨、龍燈求雨等,祈求風調雨順。但是,當雨水過多以後,人們又利用巫術止雨,如民間剪紙中的掃天婆就是止雨巫術。有些地方把本來是巫術替身的掃晴娘也奉為止雨求晴之神。過去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還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為民間供奉他為水神,以祈求風調雨順。天旱瞭,請二郎神降雨;雨多瞭,請二郎神放晴。其時還有許多禁忌。

飲食

在農歷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進入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民間開始偷閑消夏,註意飲食補養,官府也停止辦公事。江蘇夏令飲食有三鮮:地上三鮮為莧菜、蠶豆和粽子杏仁,樹上三鮮為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鮮為海絲、鮒魚和咸鴨蛋。

相關知識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雖然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的時候。因為,近地層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之時。

過瞭夏至,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瞭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佈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如有夏旱,一般這時可望解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 月下旬出現大范圍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程度卻比較嚴重。因此,要特別註意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節氣,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出現伏旱。為瞭增強抗旱能力,奪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地區,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措施。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