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vialh4y4z.png

這場漢服展演為400餘傢博物館雲集的盛會拉開序幕!

9月1日,由國傢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國的437傢博物館集體亮相,展示博物館領域的新發展和新成就。

而在本次博博會開幕式上,一場精彩的漢服展演上演,這是開幕式第一項環節,也是唯一的節目。漢服北京非常榮幸組織及參與瞭本次博博會的開幕式展演,經過長期的準備,多次的排練,終於迎來瞭高光時刻。

眾多文博界領導觀看此次展演。國傢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玉江,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雄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中央文明辦二局副局長、中宣部志願服務促進中心主任鄧麗娟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博物館協會秘書長李金光主持。

由於本次展演是在以博物館為主題的展會開幕式上,因此團隊確定瞭偏向於復原主題的漢服展示。精選中國服飾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造型,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唐人仕女緩緩走上舞臺,聚焦全場目光。搗煉圖仕女、簪花圖仕女、唐代武士徐徐登場。

聚光燈下,唐代仕女緩緩登場,吸引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這套造型來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唐三彩女坐俑。

模特:灼灼

妝造:韓玲玲

身著齊胸衫裙的一對仕女,服飾、妝容、發型、道具、動作參考於搗煉圖中燙熨佈匹的場景。

模特:醜醜、小依

妝造:淼淼

接著登場的是一對圓領袍衫,雖然形制相同,但模特氣質迥異,穿起來也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仿佛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唐風印花圓領袍衫腰間配魚符。深紫色圓領袍衫配胡祿、豹韜、佩刀、 餐刀等裝備,盡顯勇武之氣。

模特:墨謙、麻雀

妝造:潘潘、韓玲玲

簪畫仕女圖是在我國知名度極高的人物畫,本次展演亦有參考簪花圖的展示。

模特:團子

妝造:潘潘

場景流轉,在宋式展演中,一個香囊牽系瞭三組人物,表現豆蔻、及笄、婚嫁三個階段。

豆蔻之年,身著紅衫黃裙的少女手持風箏蹦蹦跳跳上場,遠遠地招呼身著一襲白色襴衫的簪花少年。兩小無猜的快樂氣氛渲染瞭整個舞臺。

模特:粽子、陳文軒

妝造:珊珊

及笄之年,女子服飾色澤更淡雅,裙子改為百迭裙,並配以長幹寺褙子增加成熟感。男子襴衫選擇瞭低調成熟的茶葉末色。用書箱暗示男子遠行,兩人的短暫離別。淡淡的愁緒漫上舞臺。

模特:十殿、李毅超

妝造:艷秋

婚嫁之年,女子著大衫霞帔,以織物冠、大量頭花和珍珠裝飾,盡顯華麗。男子著大袖襴袍,服色紫,內襯白中單與紅衫,配大紅革帶。二人牽巾緩行。舞臺上一片甜蜜喜慶。

模特:黑貓、蔡先生

妝造:苑小苑

莊嚴的曲調,帶觀眾走進華美的煌煌大明。

既有民間富庶,亦有宮廷森嚴。

明代女子民間裝束采用瞭立領長衫、比甲、馬面裙的款式,配緙絲團扇,牡丹頭,溫婉高雅。男子裝束在直身外配黑底織金花披風,手持灑金折扇,沉穩中不失貴氣。

模特:燕姐是我吖、明超

妝造:栗子

宮廷女子裝束參考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是經典的短襖、馬面裙、狄髻搭配。

模特:陳孬孬、十七

妝造:魏茨、奩觴

兩套補服一同出場,藍色麒麟補服,紅色孔雀補服,盡顯明代金燦燦審美的貴氣。

模特:李瀟、黛玉

妝造:奩觴、魏茨

本次服飾展演出場的明代皇帝冕服及皇後翟衣均是參考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出俗文物及《明會典》、明代畫像等資料制作而成。

冕服:十二旒冕冠一頂,參考定陵出俗明神宗冕冠制作而成,玄衣一件,參考《明會典》相關記載制作而成,中單一件,參考《明會典》制作而成。冕服下裳、蔽膝、大帶、大小綬、革帶、玉佩、赤舄等部分均為結合《明會典》記載及定陵出俗實物制作。

翟衣:九龍九鳳冠一頂,參考定陵出俗明孝端顯皇後九龍九鳳冠制作而成,翟衣、大帶、大小綬、玉佩、革帶、青舄等組件均為參考《明會典》記載及南薰殿舊藏明代皇後畫像制作。

服飾制作:嫣珊閣

模特:長真、抱月堂主人

妝造:嵐嵐

展演在愉快的悠揚的曲調中走向尾聲。展演人員一一返場。

演出幕後

與導演商議演出方案

禮儀老師高靜與導演現場指導

排演現場開會

助理魁現場工作照

明帝後及搗煉圖服飾復原者,馬老師為模特佩戴鳳冠。

模特練習禮儀姿態。

感謝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感謝博博會組委會的指導與大力支持。

本次“博博會”期間,隨處可見漢服的身影。眾多博物館多角度使用漢服元素,有些直接在展位展示實體漢服,有些博物館工作人員、虛擬代言人穿上漢服,還有一些是在舞臺呈現,以文創產品呈現的漢服更是不計其數;而在這樣一個博物館雲集的盛會中,參觀者也更樂於穿漢服前來,不同年齡層的人,不同身份的人,天南海北,在一個非漢服主題的活動,不約而同穿起漢服,也正是漢服逐漸社會化的寫照。

圖片來源:新華社

回頭再看看展演,讓文物活(火)起來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重新演繹,讓更多的優秀古早文化走到青年人當中,正如漢服以新生勢力重歸現代生活一般,希望更多的文物能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本次展演結束瞭,期待下次有更多的精彩內容呈現給到所有人。

單位及演職表

指導單位

國傢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

支持單位

北京華夏衣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模特

唐: 灼灼、醜醜、小依、麻雀、謙墨、團子

宋:陳文軒、粽子、十殿、李毅超、蔡先生、黑貓

明:十七、陳孬孬、黛玉、李瀟、明超、燕姐是我吖、長真、抱月堂主人

妝造

嵐嵐、梅梅、艷秋、淼淼、珊珊、玲玲、栗子、奩殤、苑小苑、魏茨

助理

魁兒、月臨、白胖胖

禮儀指導

高靜

禮儀指導助理

張小腐

現場演員指導

十殿

攝影後期

梁咩咩

圖文報道

黑貓

特別鳴謝品牌:

漢服北京

錦瑟衣莊

抱月堂漢服研究院

京渝堂 行走的文化符號

夜不收歷史重演小組

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人宋長虹

音樂授權:

柳青瑤

總策劃發起:

長真

蔡澤鴻

服飾道具鳴謝

河南漢服專委會

中原漢服

盧龍

雲鶴

灼灼

燕姐

明超

柿子

帝後服飾及頭冠、唐搗練圖、明初侍女服飾均為嫣珊閣制作

文學顧問

周渝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